央廣網西寧11月22日消息(記者汪曉青 實習記者韋思念)“在九曲黃河的上游,在西去列車的窗口……”燈光聚焦舞臺中央,三位青年并肩而立,目光堅定望向遠方。當朗誦聲響起,《中華經典誦讀大會》(第三季)青海站展演的現場瞬間安靜下來。
青海師范大學新聞學院播音主持專業(yè)的張力元、吉祥天、車文博,用飽含深情的話語,將《西去列車的窗口》中那段支援邊疆的熱血往事娓娓道來,也讓現場觀眾感受到了中華經典與西北大地之間的深深羈絆。

吉祥天(左)、張力元(中)、車文博(右)現場演繹《西去列車的窗口》(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)
在采訪過程中,張力元表示他們選擇這篇作品并不是偶然,“我們本來就是西北人,這個故事的背景令我們非常感動!痹谒磥,這篇作品字里行間流淌的奉獻精神與家國情懷,正是一代代西北建設者的真實寫照,他們希望通過誦讀,把大西北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。從“一站站燈火撲來,像流螢飛走”的旅途見聞,到“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”的壯志豪情,三人在舞臺上配合默契,將新老兩代人的互動演繹得淋漓盡致。談及與經典的結緣,張力元的話語樸實而真摯,“一開始就特別喜歡站在舞臺上的感覺,握住話筒的那一刻,我是享受的!边@份熱愛從高中時期便在她心中生根發(fā)芽,支撐著她走過藝考的艱辛,最終踏入青海師范大學的校門,與同樣熱愛播音主持的吉祥天、車文博成為同窗。

三人在彩排現場,全情投入演繹詩詞里的故事(央廣網發(fā) 韋思念 攝)
中華經典里藏著最動人的故事和最深厚的情感,讀一遍就有一遍的收獲。為了精準傳遞作品的情感,三人反復研讀文本,查閱邊疆建設的歷史資料,甚至模擬當年青年奔赴西北的心境,只為讓每一句朗誦都發(fā)自肺腑。
張力元坦言,能夠站上《中華經典誦讀大會(第三季)》青海站展演的舞臺,對他們來說是榮譽更是成長,“在央廣網的展演直播現場誦讀,對我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!北M管擁有專業(yè)基礎,但面對這樣的大型活動,三人仍不敢松懈,從發(fā)音吐字到肢體語言,從情感表達到底蘊挖掘,每一個細節(jié)都反復打磨。吉祥天表示,在準備過程中,他們不僅加深了對經典作品的理解,更感受到了團隊協(xié)作的力量,“‘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’,我們互相提建議、彼此鼓勵,才呈現出今天的效果!

車文博(左)、張力元(中)、吉祥天(右)三人在演出后臺合影(央廣網發(fā) 韋思念 攝)
隨著“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”的誦讀聲落下,現場掌聲雷動。走下舞臺的三位青年臉上洋溢著收獲的笑容!斑@次活動讓我明白,中華經典不是束之高閣的文字,而是能跨越時空、引發(fā)共鳴的精神紐帶!睆埩υ硎,未來她會繼續(xù)深耕專業(yè),用聲音傳遞更多經典魅力,讓更多人領略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博大精深。而吉祥天和車文博也表示,將把這次經歷作為新的起點,在誦讀經典、傳播文化的道路上堅定前行,用青年的聲音講好西北故事、中國故事。
舞臺上的燈光漸漸暗去,但經典的力量永遠明亮。三位西北青年用熱愛與堅守,讓《西去列車的窗口》在新時代煥發(fā)新的光彩,也讓廣大觀眾和讀者看到中華經典正以年輕的姿態(tài),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傳承不息。
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