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(wǎng)九江10月28日消息(記者胡斐 通訊員趙斌 柯恒)金秋時節(jié),稻浪翻滾。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18.43萬畝中稻陸續(xù)成熟,進入集中收割期,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,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,當?shù)剞r戶正搶抓近期降溫前的晴好天氣,全力搶收稻谷,確保顆粒歸倉,田間地頭一派豐收景象。

農戶駕駛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 趙斌 攝)
“你看這個谷粒多漂亮,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!”在彭澤縣芙蓉農場種植大戶房云旺的萬畝稻田里,數(shù)臺收割機正開足馬力來回穿梭,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,一排排金燦燦的水稻被吞入機腹,粉碎的秸稈從機尾均勻排出,飽滿的谷粒則顆粒歸倉。

航拍九江彭澤田間地頭,一派豐收景象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 趙斌 攝)
房云旺笑著說,“這是縣里調撥下來的新品種,再加上我們當?shù)卣块T科學的水肥、農藥管理,今年的收成是相當好,一束稻穗的谷粒就有好幾百粒。”

全力搶收稻谷,確保顆粒歸倉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 趙斌 攝)
而位于彭澤縣芙蓉農場糧站內,同樣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,收購過來的新糧依次經過抽樣、檢測、過磅、卸糧,金黃的稻谷通過傳送帶涌入糧倉,揚起陣陣谷香。
這片豐收的景象,是彭澤縣持續(xù)推進現(xiàn)代農業(yè)發(fā)展結出的碩果,當?shù)赝ㄟ^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,完善稻田基礎設施,全面落實測土配方施肥、糧食高產創(chuàng)建、病蟲害專業(yè)化防治等關鍵技術措施,成功激發(fā)農民的種糧積極性,形成“田成方、路相通、渠相連、旱能澆、澇能排”的局面。大型收割機、無人機能直接下地,效率翻了好幾倍,成本也降下來了,初步估算,今年房云旺家水稻平均畝產能達到1700斤,比去年增加200斤。

農戶正搶抓近期降溫前的晴好天氣,全力搶收稻谷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 柯恒 攝)
彭澤縣芙蓉農場農技站站長杜香明說,“從育苗開始,我們就注重培育壯秧,插秧后,通過科學控制水層、精準追施分蘗肥,保證水稻早分蘗、多分蘗,后期則重點抓好水漿管理和穗肥施用,保證抽穗整齊,灌漿充足。這套‘組合拳’打下來,畝產自然就提高!
像房云旺這樣依靠科技種田實現(xiàn)降本增效的農戶越來越多,通過推廣良田、良種、良法、良機、良制“五良”融合,全縣中稻種植面積18.43萬畝,9月下旬陸續(xù)投入240余臺(套)聯(lián)合收割機開展收割,目前中稻收割已接近尾聲,預計產量在7.85萬噸,不僅守住了“糧袋子”,也鼓起了農民的“錢袋子”。

航拍九江彭澤田間地頭,一派豐收景象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 柯恒 攝)
近年來,當?shù)卮罅ν七M現(xiàn)代農業(yè)發(fā)展結出的碩果,通過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,完善稻田基礎設施,并全面落實測土配方施肥、糧食高產創(chuàng)建、病蟲害專業(yè)化防治等關鍵技術措施,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,形成了早、中、晚稻布局合理,產能持續(xù)提升的喜人局面,保障國家糧食安全。
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