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“冬季熬夜的傷害比其他季節(jié)更大”話題沖上熱搜,引發(fā)廣大網(wǎng)友對睡眠健康的熱切關注。為何冬季熬夜后果更嚴重?如何擁有高質量睡眠?不得已熬夜后該如何補救?湖南省職業(yè)病防治院(南華大學附屬職業(yè)病防治院)內(nèi)一科主任醫(yī)師曾妍和康復中心負責人孫小捷進行了專業(yè)解答。

  冬天熬夜會讓身體遭受多重傷害

  一般而言,晚上11時到次日凌晨3時是深度睡眠的“黃金時段”,過了晚上12時沒睡即屬熬夜,熬夜對身體的隱形傷害不容小覷。中國睡眠研究會發(fā)布的《2024年中國居民睡眠白皮書》顯示,我國居民平均入睡時間為凌晨0時1分,28%的人群夜間睡眠時長不足6小時。幾乎人人都知道熬夜會損害健康,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冬天熬夜帶來的傷害比其他季節(jié)更大。

  曾妍表示,冬季熬夜后,身體會遭受多重傷害:

  心血管疾病。冬季氣溫較低,人體為了抵御寒冷,會自動調(diào)節(jié)生理機能。心臟作為血液循環(huán)的核心動力器官,需要投入更多能量來維持正常的泵血功能。在這種情況下,熬夜無疑給心臟“雪上加霜”,本該在睡眠中得到休息和調(diào)整的心臟,因熬夜而持續(xù)處于高負荷工作狀態(tài),負擔進一步加重。長此以往,心臟的功能會逐漸減弱,為心腦血管疾病的發(fā)生埋下隱患。同時,冬季氣溫變化大,容易導致血管收縮和血壓波動。正常情況下,人體的生物鐘會調(diào)節(jié)血管和血壓的規(guī)律性變化,以適應環(huán)境的變化。但熬夜打亂了這一生物鐘,使得血管和血壓的正常節(jié)律被破壞。血管在本應舒張的時候收縮,血壓在本應平穩(wěn)的時候波動,極大地增加了血管破裂、血栓形成等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風險。

  大腦認知障礙。睡眠時間不足會導致健忘、恍惚、難以集中精神等問題,還會造成認知功能損傷。

  情緒問題。長期熬夜的人往往有情緒敏感等各種情緒問題,更容易悲傷或憤怒。

  為何冬天熬夜比其他季節(jié)傷害更大

  “從中醫(yī)角度看,養(yǎng)生要順四時,冬季主‘藏’,是人體蓄積精氣、休養(yǎng)生息的關鍵時期。作息也要注重‘藏’,盡量早睡晚起。”孫小捷解釋,“冬季熬夜,違背了自然的收藏規(guī)律,如同本該冬眠的動物被強行驚擾,會大量消耗人體寶貴的陽氣與陰精,導致來年春天陽氣生發(fā)不足,更容易生病!

  從現(xiàn)代醫(yī)學角度分析,曾妍認為“冬天熬夜傷害更大”原因有三:一是冬季日照時間短,氣溫低,人體褪黑素等激素的分泌本就會發(fā)生變化,熬夜會加劇生物鐘的紊亂;二是寒冷天氣下,人體血管收縮,心臟負荷加大,熬夜會進一步導致交感神經(jīng)興奮、血壓波動,顯著增加心血管系統(tǒng)的壓力;三是冬季人們活動量減少,新陳代謝相對減緩,熬夜帶來的能量消耗與代謝廢物堆積,會讓身體修復效率降低,傷害更為凸顯。

  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是古人的養(yǎng)生智慧,這其中離不開褪黑素的“支持”。褪黑素是負責調(diào)節(jié)“睡眠—覺醒周期”的睡眠激素,主要由大腦深處的松果體分泌,它最重要的作用是調(diào)節(jié)晝夜節(jié)律、幫助睡眠,告訴身體“到點該睡覺了”。如果經(jīng)常熬夜,尤其是晚上11時以后褪黑素大量分泌時還不睡,“睡眠—覺醒周期”就會受到影響,出現(xiàn)“困過勁了,反而不困了的感覺”,可能導致入睡困難、半夜醒來或早上早醒等情況。

  如何擁有高質量睡眠?曾妍提醒,力爭在晚上11時前入睡,盡可能在晚上11時至次日凌晨6時的最佳睡眠時間入睡,保證深度睡眠時段的身體修復;營造適宜的睡眠環(huán)境,保持臥室黑暗、安靜,室溫以18℃至22℃為宜,使用遮光窗簾,避免光線干擾褪黑素分泌;學會睡前“斷電”與“放松”,睡前1小時遠離手機、電腦等電子設備,電子設備產(chǎn)生的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生成,可以嘗試用溫水泡腳、聽輕音樂、進行冥想或深呼吸來放松身心;適度飲食與運動,晚餐不宜過飽,避免睡前攝入咖啡、濃茶和酒精,白天保持適度的體育鍛煉,但睡前避免劇烈運動。

  不得不熬夜的人群 可進行科學補救

  對于因工作、學習等原因不得不熬夜的人群,事后的科學補救至關重要。孫小捷建議,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減輕身體傷害、恢復精力:

  高效補覺,分段進行。熬夜后可以洗個熱水澡,既解乏又能幫助快速進入深度睡眠;有些人熬夜后不易睡著,但還是建議躺在床上休息,因為人躺臥時代謝會減緩,從而避免身體透支;如果沒有大段時間補覺,一定要安排午覺,第二天中午可小憩20至30分鐘,但不宜過久,以免影響夜間睡眠;如果條件允許,次日晚上可提前入睡,但無需過度貪睡,恢復正常作息更重要。

  營養(yǎng)支持與水分補充。由于脂肪積累幾乎都在晚上,夜間工作時如果真的很餓,可少量進食清淡食物,不餓則盡量別吃;熬夜后應多攝入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的食物,如牛奶、雞蛋及新鮮蔬菜、水果,及時補充身體消耗;充足飲水,補充身體缺失的水分,加快新陳代謝,有助于排出代謝廢物;不食用油炸食品和高糖、高鹽食物,以免加重身體負擔。

  避免過度勞累,適當動一動。上夜班期間,每隔半小時起身活動一下,踮踮腳,做幾個金雞獨立、深蹲,幾分鐘即可;熬夜后身體處于應激和疲勞狀態(tài),應合理安排次日的工作,避免高強度勞動和劇烈運動,可以適量運動,如八段錦、太極拳等舒緩運動有助于緩解疲勞,給身體一個修復的窗口期。

  此外,冬季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,以免加重身體負擔?傊,長期熬夜對身體的傷害大,尤其在寒冷的冬季,大家應更加重視睡眠,努力培養(yǎng)規(guī)律的作息習慣,為自己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
編輯:安垚
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“央廣網(wǎng)”客戶端。歡迎提供新聞線索,24小時報料熱線400-800-0088;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(wǎng)“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”線上投訴。版權聲明: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(wǎng)所有,未經(jīng)授權不得轉載。轉載請聯(lián)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。
長按二維碼
關注精彩內(nèi)容